项目背景

      某银行面临的挑战 目前几乎所有金融行业用户的业务正常开展都离不开后端IT环境的支持,一旦IT环境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提供支撑服务,就会对用户的业务造成巨大影响。因此金融用户对后端IT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保证IT系统7×24的运行能力。 虽然目前大部分的专业存储系统均实现了硬件容灾保护,单个部件的失效不会导致其数据访问能力的失效。但是一旦某套存储系统由于一些严重故障或灾难性事故导致其整体性失效,则会导致前端应用系统的宕机从而影响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金融用户需要在硬件冗余的基础上提供更高的可靠性保证。 目前很多金融用户已经采取了多数据中心的架构,并且在多个数据中心之间进行了数据容灾保护架构的建设。但是由于传统的容灾架构基本上采用了 Active-Standby的方式,因此一方面限制了数据中心的角色和功能,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用户在各个数据中心部署应用系统的灵活性。最重要的一点,传统的容灾架构在进行容灾恢复的时候过程复杂且冗长,缺乏足够的智能化。因此金融用户需要一种更加灵活更加智能化的多数据中心架构。

 

项目需求

后端存储系统在硬件冗余保护的基础上,需要提供更高级别的可靠性保证,能在存储系统发生整体性故障的时候还能保证数据访问的正常进行,从而防止这些严重故障或灾难性事故对业务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实现双活的数据中心架构替代原有的Active-Standby架构,双活数据中心架构必须提供如下的功能: 前端应用服务器可以从两个数据中心均能对同一份数据进行正常访问,同 一个应用的服务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部署在两个中心当中的任何一个或同 时部署在两个中心,部署在两个中心的应用服务器均可以处于服务提供状 态任何一个数据中心的存储整体宕机不会影响该中心应用系统的正常数据访问在两个中心均提供足够的数据访问性能和扩展能力 在实现双活数据中心架构的基础上,两个数据中心之间能实现业务数据的相互保护,并且实现智能化的故障检测和灾难切换,从而避免传统容灾技术的复杂且冗长的灾难切换的过程,不仅降低容灾架构的管理成本,也降低容灾架构的RTO、 RPO指标,综合技术,产品,服务等各方面因素,最总该银行采用了HDS GAD A-A双活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零停机,业务永续 GAD 功能支持同时在两个地方保存同一数据的读/ 写副本。其双活设计可以在两个VSP G1000 系统之间实现镜像存储卷,这两个VSP G1000 系统能够在两端同时接受读/ 写操作并持续进行更新。如果一个站点的磁盘控制柜发生故障,另一个站点的控制柜将自动接管并继续接受读/ 写操作。双活数据中心方案可确保最新的存储卷始终可用,并在这两个系统上支持生产工作负载,同时保持完整的数据一致性和数据保护能力。 对于许多关键业务应用而言,任何妨碍数据访问的故障都会导致应用中断,并可能需要进行手动故障切换,以切换到灾备中心。GAD 可以在本地及同城提供双活延伸集群,利用双活延伸集群可以实现不停机的工作负载迁移和数据迁移。同时配合使用多路径软件,可以让应用从最短路径访问数据,以获得最高性能。 零RPO / RTO,高枕无忧 银行容灾系统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数据保护和持续不间断的对外服务。传统容灾系统可以做到RPO 为零,很难做到RTO 为零,因为系统恢复需要时间。而一旦实现双活,RPO 和RTO 在某些场景下都可以做到“零“,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项革命性的进步。数据中心双活技术可以协助银行IT 部门实现无缝容灾,业务和服务完全无感知。 零锁定,面向多供应商 HDS GAD 面向VMware, Microsoft Hyper-V 以及Oracle 等应用环境,均可实现“始终可用”。 HDS 双活技术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VSP G1000 全交换架构,高性能,高可靠性,存储虚拟化整合,分开摆放; (2)Array-SAN-Host 三层架构,结构简单,无四层架构性能瓶颈点和风险点,便于实施,基于存储实现企业级双活; (3)支持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实现全业务的双活; (4)仲裁机制,避免“脑裂”; (5)就近读,精简配置卷,保障最佳性能; (6)未来扩展N 活,双活+ 远程异步容灾,实现最佳的系统可用性。

 

银行虚拟化数据中心HDS GAD解决方案架构图:

 

 

 

 

项目收益

项目上线试运行三月后,经技术专家考察各项目技术指标,设计实施完全符合预期,达到了预定效果,为该行在业务综合保障方面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增强了银行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成为金融银行业标杆。

存储服务

某银行HDS案例